当年磕过张艺谋和巩俐CP的人,最近可能心里咯噔了一下。 巩俐的法国老公让-米歇尔·雅尔,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如何评价自己的妻子。
这位77岁的音乐家没有丝毫犹豫,平静地给出了六个字:“伟大的艺术家”。
就是这简单的六个字,瞬间击碎了人们对于过往那段才子佳人故事的最后一丝幻想。
它比任何长篇大论的情话都更有力量,因为它直指巩俐灵魂的核心,一个为艺术而生的女人。
1987年,张艺谋为电影《红高粱》挑选女主角。 当时他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导演,而巩俐也只是中央戏剧学院一名尚未毕业的学生。
张艺谋看到巩俐的第一眼,就认定她是“九儿”的不二人选。 他觉得巩俐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劲儿,正是他苦苦寻找的灵感缪斯。

电影《红高粱》一炮而红,拿下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金熊奖。 这是亚洲电影首次获得该奖项。
张艺谋和巩俐的黄金搭档时代就此开启。 随后的几年里,他们合作了《菊豆》、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、《秋菊打官司》等一系列经典作品。
这些电影不仅奠定了张艺谋在国际影坛的地位,也将巩俐推向了威尼斯电影节影后的宝座。
他们的关系也从工作伙伴发展成为恋人。 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中国电影圈,张艺谋和巩俐被视为天作之合。
一个是最有才华的导演,一个是最有灵气的演员。 很多人期待着他们能修成正果,成就一段影坛佳话。
然而,这段被外界看好的关系却出现了裂痕。 裂痕的根源在于两人对婚姻的不同期待。
巩俐渴望一纸婚书,希望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。 但张艺谋对此表现得十分犹豫。
他曾经有过一段婚姻,对于再次踏入婚姻显得格外谨慎。 有一种说法是,张艺谋认为两个人在一起的感情本身才是最重要的,形式并不关键。
这个分歧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分手。 1995年,在拍完《摇啊摇,摇到外婆桥》之后,两人宣布分手。

这一年,巩俐30岁。 分手后不久,张艺谋与陈婷结婚生子。
陈婷几乎完全脱离了公众视野,将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了家庭和支持丈夫的事业上。
他们育有两子一女。 因为超生问题,张艺谋在2013年还被征收了计划外生育费及社会抚养费共计748万余元。
这个选择从侧面反映出了张艺谋内心深处对家庭生活的向往。
他最终选择的是一位愿意站在他身后,为他打理好家庭一切事务的伴侣。
2019年,巩俐与法国电子音乐大师让-米歇尔·雅尔结婚。 此时巩俐54岁,雅尔71岁。
这段婚姻起初并不被所有人看好,因为两人都有着辉煌的事业和强烈的个性。
雅尔被称为“法国电子音乐教父”,他的演唱会曾经创下现场观众数量的世界纪录。
但雅尔对巩俐的理解,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。 他评价巩俐为“伟大的艺术家”,并非一句客套的恭维。
雅尔认真看过巩俐所有的电影。 他能清晰地阐述出巩俐的表演不仅仅是塑造角色,而是在呈现一个完整的人生。

他公开表示,如果巩俐想尝试做导演,他会毫无保留地全力支持。 他认为巩俐的天职就是继续在艺术领域发光发热。
这种支持不是停留在口头,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伴侣事业和人生价值的尊重与认可。
他不需要巩俐为他牺牲什么,他乐于见到巩俐飞得更高。
张艺谋和雅尔对巩俐不同的态度,折射出他们截然不同的价值观。 张艺谋欣赏巩俐,是欣赏他艺术蓝图中最璀璨的一部分。
他希望巩俐能完美诠释他的作品。 但当巩俐的个人追求与他对传统家庭的期望产生冲突时,他选择了后者。
雅尔则完全不同。 他爱的就是巩俐作为独立艺术家的全部。 他不需要巩俐做出改变或妥协。
类似的情况在娱乐圈并非个例。 演员刘琳曾与导演张黎相恋多年,甚至经历过两次流产,最终却未能步入婚姻。
分手后,张黎很快与演员刘蓓结婚。 刘琳后来在访谈中流露出深深的遗憾,感叹“为什么偏我来时不逢春”。
李诚儒和京剧艺术家史依弘的婚姻也因同样的问题而结束。
李诚儒希望回家能有一口热乎饭,但史依弘无法为了家庭放弃正值巅峰的京剧事业。 两人都不愿放弃自我,最终只能分道扬镳。

一段关系的持久与否,似乎并不取决于相遇的时间早晚或激情有多浓烈。
当最初的热情褪去,支撑两个人继续走下去的,是对彼此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念的深度认同。
一方渴望翱翔天际,另一方却希望安居乐业,这样的关系难免步履维艰。
张艺谋给了巩俐事业的起点,但雅尔给了她继续飞翔的整个天空。
一个发现了她的天赋,另一个则守护了她的灵魂。
在亲密关系中,如果一方的理想注定需要另一方的隐忍和牺牲来成全,那么这种成全是否能够长久?
当爱与个人的价值实现产生矛盾时,哪一种选择才更接近幸福的本质?